线上预约挂号

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> 多动症 >

学习困难可能是病!别忽视多动症的影响

  “孩子挺聪明,就是不爱学习,成绩总上不去。”“简单的题目反复讲,还是做错,是不是故意偷懒?” 面对孩子的学习困难,很多家长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 “态度问题” 或 “智商不足”。但实际上,部分孩子的学习困难并非主观意愿导致,而是多动症(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,ADHD)在作祟。多动症通过影响注意力、自控力和信息处理能力,直接阻碍学习过程,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让孩子在学业上越落越远。
 
  多动症如何 “偷走” 孩子的学习能力?
 
  多动症孩子的学习困难,本质是神经发育障碍对学习环节的全方位干扰,从听课、作业到考试,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 “卡壳”。
 
  听课效率几乎为零。课堂上,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就像断了线的风筝,很难稳定停留在老师的讲课内容上。老师讲课时,他们可能盯着窗外的树叶发呆,或摆弄手中的笔,看似坐得端正,大脑却在 “放空”;即使努力想听,也会被同学翻书的声音、教室外的脚步声等细微动静带偏,导致关键知识点遗漏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无法区分信息的主次,比如数学课上,会纠结老师衣服的颜色,而忽略 “乘法公式” 的讲解,对课堂内容一知半解。
 
  作业变成 “持久战”。写作业时,多动症孩子的专注力持续时间极短,往往写 5 分钟就需要起身活动,或被橡皮、尺子等文具吸引,原本 1 小时能完成的作业,常常拖延到深夜。同时,他们缺乏条理性,写作业没有顺序,一会儿做语文,一会儿做数学,哪科都没完成;且容易犯 “低级错误”,比如把 “3” 写成 “5”、漏写标点符号,并非不会做,而是大脑无法同时兼顾 “书写” 和 “检查” 两个任务。家长越催促,孩子越焦虑,形成 “拖延 — 批评 — 更拖延” 的恶性循环。
 
  知识吸收与记忆 “短路”。多动症孩子的大脑就像一个 “漏底的桶”,很难有效存储和提取信息。比如背诵课文时,可能前两句刚记住,转身就忘了;做应用题时,无法理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,不知道 “问题问的是什么”;考试时,明明平时练过的题目,却想不起解题方法,或因紧张而大脑一片空白。这并非记忆力差,而是注意力缺陷导致信息在编码、存储阶段就出现 “断裂”,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。
 
  别把 “学不好” 当 “不用功”,区分学习困难的真因
 
  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,多动症导致的学习困难与 “态度问题”“智力问题” 有着本质区别,家长需要学会分辨,避免误判。
 
  与 “态度问题” 的区别:因态度不好导致学习困难的孩子,往往能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表现出良好的专注力,比如玩游戏时能全神贯注几小时,只是不愿把精力放在学习上;被鼓励或给予奖励时,能短暂提高学习效率。而多动症孩子的学习困难与兴趣无关,即使面对喜欢的科目,也难以集中注意力,且奖励刺激的效果极短,很快又会回到涣散状态。他们不是 “不想学”,而是 “学不进去”,内心常因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而感到挫败。
 
  与 “智力问题” 的区别:智力问题导致的学习困难,表现为对知识的理解速度慢、逻辑思维能力弱,比如无法理解简单的加减法、读不懂句子意思,且这种困难在所有学科中都存在。而多动症孩子的智力通常正常,甚至部分孩子在某些领域(如绘画、动手能力)表现突出,只是因注意力缺陷无法发挥实力。比如能轻松拼出复杂的乐高模型,却算不对简单的数学题;能绘声绘色地讲故事,却写不出连贯的句子,这种 “能力反差” 是多动症的典型特征。
 
  多动症孩子的学习表现:这些信号别忽视
 
  多动症导致的学习困难,会在不同学习场景中呈现出特定信号,家长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及时发现:
 
  成绩波动极大。考试成绩忽高忽低,有时能超常发挥,有时却连基础题都错一片,成绩与努力程度不成正比。比如某次考试题目简单且巧合考到他碰巧记住的内容,成绩会较好;而题目稍复杂或需要细心审题时,成绩就一落千丈。
 
  对 “结构化任务” 极度排斥。需要按步骤完成的学习任务,比如写作文、做手抄报,会让多动症孩子感到崩溃。写作文时,可能盯着题目半小时也写不出一句话,或想到什么写什么,毫无逻辑;做数学应用题时,因无法理清 “已知条件” 和 “问题” 的关系,直接放弃作答。
 
  逃避学习相关的一切。放学回家后,会找各种借口拖延写作业,比如 “肚子痛”“今天没作业”;被要求学习时,会表现出烦躁、发脾气,甚至故意破坏文具;对家长询问成绩、学校表现时,会刻意回避或撒谎,因为害怕面对 “学不好” 的指责。
 
  帮孩子走出学习困境,从 “对症干预” 开始
 
  当确认学习困难与多动症相关时,家长需要从改善注意力、优化学习环境、调整教育方式三方面入手,帮孩子打破 “学不会 — 更厌学” 的循环。
 
  先做专业评估,明确干预方向。带孩子到儿童发育行为科或心理科进行评估,医生会通过注意力测试、行为量表等工具,确定多动症的类型(以注意力缺陷为主,还是以多动冲动为主)和严重程度,为干预提供依据。对于中重度多动症孩子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(如哌甲酯)能快速改善注意力,为学习扫清障碍;轻度孩子则可以先通过行为干预调整。
 
  打造 “无干扰” 的学习环境。在家中设置专门的学习区域,书桌只放当前需要的课本和文具,移除玩具、零食、电子产品等干扰物;学习时关闭电视、收音机,家人说话声音放低,减少环境中的视觉和听觉刺激。同时,将学习任务拆解成 “小目标”,比如把 “写一篇作文” 拆分为 “列提纲(10 分钟)— 写开头(15 分钟)— 写中间两段(各 20 分钟)— 写结尾(15 分钟)”,每个小目标完成后允许孩子休息 5 分钟,用 “小成功” 积累信心。
 
  用 “正向激励” 代替 “批评指责”。多动症孩子对批评非常敏感,家长要多关注 “进步” 而非 “错误”。比如孩子今天专注写了 15 分钟作业,即使作业没写完,也可以说:“今天比昨天多写了 5 分钟,有进步!”;发现作业中的错题时,先肯定 “这道题的思路是对的”,再指出 “这里的数字抄错了”,避免全盘否定。同时,用具体的表扬替代笼统的 “你真棒”,比如 “你今天主动把生字抄写了 3 遍,很认真”,让孩子明确知道 “什么行为值得坚持”。
 
  家校配合,给孩子 “定制化支持”。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,请求老师在课堂上多给予 “可视化提醒”,比如用眼神示意 “该认真听讲了”,或走到身边轻拍肩膀;允许孩子在课堂上有短暂的 “释放机会”,比如课间多去操场跑步,释放过剩精力;作业布置上,可适当减少书面作业量,增加口头作业(如背诵、复述),降低学习压力。
 
  孩子学习困难,可能不是 “懒” 或 “笨”,而是多动症在阻碍他的脚步。家长要放下 “态度决定一切” 的固有观念,用医学视角看待学习问题,及时带孩子做专业评估。通过科学干预和耐心引导,大部分多动症孩子能逐渐改善注意力,找回学习能力。记住,学业落后只是暂时的,尽早发现问题、对症解决,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重新跟上节奏。
在线咨询
电话问诊

查症状

问客服

知费用

问客服

明治疗

问客服

医生团队

自测疾病

注意力不集中 嘴歪眼斜 吸鼻子

清嗓子 不自主摇头 孩子不会说话

----广州天使自助预约挂号平台----

(本网站已加密,保障个人隐私)

患者姓名:
手机号码:
就诊日期:
预约科室:
病情描述:

·早发现 ·早干预 ·早恢复